2021-10-06
巧借春聯(lián)度過年關(guān)
舊時代常有“過年如過關(guān)”的說法。某年除夕,一窮困長工怕債主上門糾纏,一大早在家門貼了一副春聯(lián):
米無面無油鹽醬醋皆無,如此貧寒,哪個小子敢討賬
筆有墨有琴棋書畫俱有,徒然富貴,何愁老子不還錢,而另位寒士為了過個安穩(wěn)年,門上春聯(lián)為:是君子容我過年;乃小人找咱討債。
這副對聯(lián)還配了“看刀子”的橫批。“看刀子”三字用得好,萬一逼得無路可走,不是自殺,就是殺人。按舊時代的慣例,春聯(lián)一貼出,討債的就不能再要賬了,只能把債務推到下一年。
不同地域,不同民族,不同行業(yè),甚至不同村落,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民俗,唯有貼對子,是最廣泛、最普遍、最崇尚文明、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種民俗。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財富,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。有一年新年,王羲之貼三次對聯(lián)都被喜愛他的字的人揭走了。除夕,王羲之只得又寫一副。擔心揭去,就上下剪開,分為上下聯(lián)。
呂蒙正從孩童時起便才名遠播,但家道卻十分貧寒,雖然生活相當清苦,但終日手不離書,好學不倦。一年春節(jié)之際,家家戶戶張貼春聯(lián),呂蒙正興起,也在自己的破屋門上,貼上了這樣一副春聯(lián):“二三四五,六七八九。”還在門楣上大書橫批:“南北。”